新闻中心 /News
太极拳的前世今生!
太极拳的前世今生!12月17日20时35分,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这一结果,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,从诞生到现在整整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风雨雨,终于实现了从家传武术绝学到世界文化瑰宝的华丽转身。
沿着新洛公路驶进陈家沟村,一座古朴雄伟的建筑——太极拳祖祠矗立在村中心位置。1995年重建的陈氏宗祠,于2003年扩建并正式更名为太极拳祖祠。
“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,位于河洛文化腹地,深受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。”“陈家沟自古民风尚武,陈氏为当地武术世家。”“陈王廷秉承家学,武学功底扎实……”这是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发行的《中国太极拳概述》上所记载的内容。上述几段话印证了一个事实:太极拳发源地就是温县陈家沟。
据了解,明末清初年间,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自幼受中原文化熏陶,擅长拳法,文武兼备,青年时披坚执锐,在河南、山东、山西一带走镖征战,负有盛名。1644年,明朝覆灭后的一段时期,时局动荡。面对冷酷的现实,陈王廷万念俱灰,晚年隐居故里,以《黄庭经》为伴,潜心研究民间和军旅武术理论,汲取了大量武术精华,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,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,在其晚年创编了以太极文化为理论根基的太极拳。
“太极拳原先一直在陈氏家族中传播,直到杨露禅到陈家沟拜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后,太极拳才逐步走出家门。”陈式第二十世太极拳嫡宗传人,现为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总教练的陈自强说,自杨露禅之后,经过数代太极拳大师的不懈努力,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太极拳流派。
杨露禅在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的传说在《中国太极拳概述》一书中得到了印证。该书在介绍太极拳多元发展历程时是这样描述的: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拳后,在北京传拳,众多,后经祖孙三代人的努力,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,经过删减、增补,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。
从陈家沟走出,太极拳被杨露禅带到北京,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变幻莫测的拳架招式在武术界引起了震动。此后,武式太极拳、吴式太极拳、孙式太极拳、和式太极拳也由一代代宗师创编……
今天的太极拳祖祠庭院内,矗立着陈王廷雕像,在祖师堂门口东、西两侧竖立着“杨式太极拳”“武式太极拳”“吴式太极拳”“孙式太极拳”“和式太极拳”石碑,象征太极拳的辉煌历程,也寓意着太极拳已成为武术大成。
“太极拳从诞生那天起,就是为了让人在面对强盗,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活下来。说到底,太极拳就是因为技击攻防而产生。”陈炳,1971年出生于太极拳名门世家,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,联合国青年陈式太极拳形象大使,在谈及太极拳的发展时作出上述表述。
太极拳,是一种吸取了古代哲学、医学、兵法学、道家思想、儒家思想等学科理论的拳术运动,是中华武术之瑰宝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促进了社会和谐,是增进人类友谊的桥梁和纽带。如今,太极拳已经上升为全民健康的需要,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传统文化代表。
“太极拳的技击攻防功能从诞生以来一直都在。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国家富强,繁荣稳定,人们习练太极拳更多的是想要一个好身体,这时,太极拳因为人们的需要而表现为一种更为健康的运动方式。”陈炳说。
2015年5月16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天坛公园与印度总理莫迪共同出席“太极瑜伽相会”中印文化交流活动时说:“中国的太极拳和印度的瑜伽术是两国古代文化的瑰宝,也是两个东方文明的结晶,至今长盛不衰,对‘天’‘人’‘心’和谐一体的追求有相通之处,都体现了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和兴旺。”
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,在城市的公园、绿地,有很多太极拳习练者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太极拳文化的魅力。2013年、2015年,河南省焦作市分别与加拿大桑德贝市、韩国忠州市签署了太极拳友好合作框架协议,有效促进了太极拳在海外的推广。目前,太极拳运动已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习练者近4亿人,其中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习练组织。
“特别是今年,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,最早在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带领部分患者共练太极拳,随后各地积极响应,患者练拳人数不断增加。疫情前期,钟南山院士对太极拳强身健体给予高度评价,特别是太极拳对改善心肺功能的肯定,更加激发了广大群众对太极拳的热爱。”陈炳说。
对于社会上质疑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,陈炳说,“只要按照严格的要求刻苦训练,太极拳当然能打。当然,也有一些人打着太极拳的幌子,以为自己练几套太极拳套路就自称大师,从而在社会上出尽洋相,最后丢人的还是自己。”
“太极拳是我们这方土地和人民的宝贵遗产,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发展好,使其造福城市、国家和人类。”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局长刘中原说,“焦作有多张名片,云台山是焦作的山水名片,太极拳则是焦作的人文名片。太极拳这张人文名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,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,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。”
以“太极”命名,矗立在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广场的“太极推手”是焦作的新地标。“太极拳在外界扬名后,有众多学武之人慕名到陈家沟找太极拳大师学拳。新中国成立后,武术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被国人继承下来,集技击、表演于一体的太极拳被列为重点研究和推广项目,陈家沟的拳师也开始走出家门授拳。”陈自强说。
陈发科、陈照旭、陈照奎、陈照丕、陈小旺、陈正雷、王西安、朱天才、陈小星……随着一代又一代太极拳宗师走出陈家沟,这个发源于小村落的拳术,开枝散叶,向世界推广。
“随着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推广,焦作逐渐成为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心中的功夫圣地和旅游胜地。”焦作市文广旅局负责人说,为丰富全域旅游内涵,我市连续多年举办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云台山旅游节、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太极拳培训及理论研究;围绕太极拳产业发展,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广泛开展太极拳“六进”(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乡村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军营)活动,我市已经连续三年荣膺“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”,陈家沟、云台山景区也被评为“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”。
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,我市将太极拳确定为产业发展的新航标:依托太极胜地、山水焦作品牌,打造“世界太极城·中原养生地”,建设国家级太极文化中心,培育特色太极文化产业园区,筹建太极大学,打造太极产业与体育、教育、文化、旅游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生态圈。
围绕太极拳做大文章。在软件建设方面,我市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、休闲旅游业、养生保健业和文化娱乐业。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中,我市县文化旅游部门积极开拓依托太极拳文化的文化娱乐产品,推动太极动漫、戏剧、舞蹈、电影等形式文化娱乐产品创作,全力打造太极拳娱乐基地。在项目建设上,温县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太极小镇项目、总投资50亿元的陈家沟太极文化生态园项目和总投资7亿元的“印象·太极”等项目。我市还先后投资2亿多元,对太极拳祖祠、祖林、太极文化园、杨露禅学拳处、太极拳主题博物馆等景点进行升级改造,全力提升太极拳发源地的文化旅游形象。为让太极拳走向世界,我市组织“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集中展演活动”,获得国内500多个城市,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城市的热烈响应,全世界参演人数超1000万人。积极开展中国太极功夫文化旅游“一带一路”万里行活动,先后在伦敦、雅典等地开展推广交流活动;依托太极拳馆,在境外设立了6个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中心,扩大了焦作的国际朋友圈,打出了国际旅游城市品牌……
尤其令人称道的是,当前,我市正大力推进“两山两拳”省级重大布局,强力推动“云台山、嵩山”联动发展,“太极拳、少林拳”强强联手,建设“两山两拳”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,致力于把焦作打造成世界级的太极功夫文化旅游目的地。这既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国家战略,主动站位全局、融入大势,更是担当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先行责任,携手郑州为全省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发挥带动引领作用。
“古木森森不为惊,芳华原本草初成。年年雨沐陈沟影,岁岁风吹河洛声。流水去来承日月,浮云开合送阴晴。高歌且把今朝唱,喜看人间烟火明。”这首《七律·咏太极拳》,正是太极拳从文化传承走向世界文明的诗意再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