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博体育官方网站怎样找到你的天职

2024-05-28 16:13:2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怎样找到你的天职2005年,史蒂夫·乔布斯为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发表了一场简短的演讲,讲述自己人生的经验教训。他说,“你需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,才能成就大事。”这个追随的建议得到了全场掌声。

  时至今日,在职业规划中,依然随处可见这样的口号:“做你爱做的事,钱就来了。要想幸福,你必须追随自己的。”

 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,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所在,接着找到一份和这个匹配的职业,然后就能获得成功,感到人生由自己主宰的幸福。

  真是这样吗?让我们仔细研究下乔布斯的真实故事和苹果公司的创立过程,你就会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
  在苹果问世前,年轻的乔布斯并不是个热衷于创立科技公司的人。他喜欢西方历史和舞蹈,还研究东方神秘主义,对商业和电子都不怎么感兴趣。他一度靠救济生活,还曾经辍学、参加禅修,是个特立独行的人。

  1974年,一家计算机分时服务公司想设计一个终端设备,找了个电子高手沃兹尼亚克。沃兹尼亚克只懂科技,不懂商业,于是让他的老朋友乔布斯来帮忙处理一些工作细节。

  这件偶然发生的事成了乔布斯人生的一次契机。他注意到,当地的计算机发烧友对自己在家组装电脑很有兴趣,于是,乔布斯说服沃兹尼亚克接受自己的想法,在业余时间搞个小项目,他们打算设计套装电脑的电路板,卖给当地的爱好者。按照乔布斯最初的打算,每块板子用25美元的成本制作,卖50美元,总共想卖100块电路板。这样,最后两人能赚到1000美元。

  没想到,从这一刻起,故事有了戏剧性的转折。乔布斯去一家电脑店推销他们的电路板。结果对方不想要纯电路板,想要组装好的电脑。每台电脑给500美元,而且要50台。乔布斯立刻抓住了这个赚大钱的机会,开始筹集启动资金。苹果公司就此诞生。

  大家想啊,如果年轻时的乔布斯按他自己说的,决心只做自己热爱的工作的话,那么,或许后来的他就不是苹果公司的CEO,而是某个禅修中心的一名老师。很明显,苹果公司的诞生并非出自对的追寻,而是一次普通的商业尝试意外结出的硕果。

  那么,如果说在事业上“追随自己的”不是一个理性的建议,有没有一条更现实、更客观的途径,帮助我们解开职场困惑,找到自己的天职所在呢?

 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《优秀到不能被忽视》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。别看这书名听起来有点打鸡血,其实干货满满,是一本观点独到的职业规划指南。

  书的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尔·纽波特,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,也是一名高人气博主,目前是乔治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副教授。他专注于研究怎么深度学习,高效工作,写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畅销作品。

  其中,《优秀到不能被忽视》曾入围2012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,登上了《环球邮报》)2012年度10大商业图书榜单。书中提出了四条职场规则,帮助我们认清,打造具有吸引力、同时也更有意义的职业之路。

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很少会有一个事先存在,等着被发掘,然后去和某个工作匹配。同时,我们也很难预测,自己最终会对什么产生热爱。简单说,寻找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工作,是个复杂的过程。

  2001年,四个大学生开始了一段公路之旅,采访那些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打造的比较满意的人,希望他们的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,这些年轻人的采访记录累积出了一个庞大的视频资料库,只要花时间看看这份档案,你就会发现,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,总要经历复杂的过程。

  其中,在对公共电台主持人格拉斯的采访中,大学生们迫切地询问格拉斯,怎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?怎么知道自己将来会擅长做什么?

  格拉斯回答说:“人们总说,你要去追求自己的梦,但我不信那一套。事儿是一步一步做的。”他强调,想在某方面有所擅长,需要时间。他自己是花了很多年去熟悉电台,才得到一些不错的机会。

  格拉斯说:“关键是要强迫自己去完成工作、强迫技能形成,这是最难的阶段。如果在做事情之前,总想提前做出判断,比如预测自己最终会对什么产生热爱,其实毫无意义。”

  海峡群岛冲浪板的创始人梅里克也持有同样看法,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上来就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。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:无论干什么都要尽量做到最好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才无意间找到了所在。

  这个资料库里的访谈,都强调了一点:人们是基于错综复杂的原因,才最终选择了对自己最具吸引力的职业。职业成功的,大多和无关。

  那么,关于,在它那极具蛊惑力的光芒之下,到底藏着哪些呢?我们来看看科学研究的三条结论:

  2002年,加拿大心理学家罗伯特·瓦勒朗对539名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问卷调查。来探索学生们是否拥有,如果有,又是哪些方面的?调研结果显示,多少数学生都表示有存在,前五大为:舞蹈、冰球、滑雪、读书和游泳。然而,重要的是,这些虽然在学生们心里很有重量,但对于他们的职业选择并没有多大影响。

 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如果在你选择一个职业时,并没有相关的预先存在,那么,又何谈追随呢?

  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·瑞斯奈斯基一直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。她认为,“岗位”是个笼统的概念,具体可分为工作、职业和天职三个层级。“工作”是谋生手段;当基本的工作渐入佳境时,就上升为“职业”;比“职业”更高也更重要的,可称为“天职”,它是一个人人生的重要部分,是一个人在身份上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部分。

  一个是:工作类型本身并不能决定人们的爱好程度。比如,在医生或者教师这些普遍认为比较崇高的行业里,把工作视为天职的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多,而在一些不那么光鲜的行业里,比如洒水车工人、小商小贩中,把工作视为自己天职的人数比例并不少。

  另一个发现是:最有的员工,不是把化为工作,为了而工作的人;而是工作了足够久的时间,从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十分擅长的人。也就是说,人们在一个行业里的经验越多,就越可能爱上自己的工作。

  其实仔细想想,这个研究结果有它的道理。当你在职场有了足够久的经验,就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加熟稔,表现得更加优秀,也更容易发现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好处,由此产生长久投身这项事业的。

  科学研究发现,推动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内在动机,要满足三种心理需求,分别是:自主,胜任和归属。

  这三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,就能产生工作的动机。和有没有关系不大。也就是说,“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工作”胜过“找到一个正确的工作”。

  很难界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社会开始强调追随的重要性。很多人乐观地认为,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,应该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。对“”的痴迷,让人们相信,总有一种能发挥自己天赋的工作在等着他们去发掘,去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,真正为自己而生活。

  经济咨商会消费者研究中心的主任林恩·佛朗哥指出,“在过去的20年里,无论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,职业满意度数据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。”在年轻人这一群体中,有64%的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常感到不开心。尽管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的追随,坚持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,但大家并没有变得更加幸福。有的人不断跳槽,有的人陷入职业困惑,还有人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。

  可以说,提倡在职业选择中“追随自己的”不仅仅是盲目的乐观主义,还可能是一份让人饱受忧虑的工作的开始。那么,如果不以为前提,怎样的职业建议才更加现实,能帮助我们爱上自己的事业呢?在接下来的三条规则中,我们陆续揭晓答案。

  第一种“思维”,是大多数人的职业观,关注的是,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,寻找“我是谁”这个问题的答案。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人总是注意工作中自己不喜欢的地方,总在不切实际地幻想比现在更好的工作,永远处于不满和困惑之中,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不幸福的状态。

  第二种“工匠思维”,和思维正相反,“工匠思维”关注的是,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,是一种以产出为中心的工作观,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。工匠思维主张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。它要求我们不以自我为中心,不要去担心工作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期望,而是踏踏实实地努力,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。优秀到不能被别人忽视的程度。

  为什么要强调工匠思维呢?这是因为,做成大事需要职场资本,这是个人所拥有的,在职场中非常稀缺而宝贵的技能,远远胜过。只有用工匠思维去工作,才能让自己优秀起来,获取职场资本,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。

  38岁的福伊尔之前是做广告营销的工作。公司的种种约束令她一直不满,开始怀疑那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,她决定尝试创业,便辞了职。

  福伊尔以房产做抵押,参加了一个瑜伽教练培训班,拿到证书后开办了一家幼儿瑜伽,做幼童和孕妇的瑜伽练习。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所在。

  然而,福伊尔放弃了在广告行业多年的资本积累,转而开了一家瑜伽工作室,在这个新的领域,她没有任何资本。在瑜伽从业者的技能金字塔中,福伊尔只上了一个月的培训班,几乎处于最底端的位置。这意味着,新事业的发展不会顺利。

  果然,2008年,受到经济衰退影响,福伊尔的事业举步维艰。由于经济吃紧,瑜伽私教的需求也大大减少了。2009年,她的全年收入只有15000美元,不得不去食物券办公室排队领取救济。这是一个用思维面对职场的例子。

  再看另一个用工匠思维做事的例子:乔·达菲也从事广告行业,也对公司的种种问题不满;但是,他没有试图摆脱目前工作的束缚,而是开始给自己赚取必需的职场资本,专攻国际商标和品牌标志。

  随着能力见长,乔·达菲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。最后,他被一家知名广告公司招致麾下,为索尼、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设计商标。后来,在获取了足够的职场资本后,他开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,事业蓬勃发展起来,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品牌设计师之一。

  让我们对比下这两个故事,是否颇有感慨?两个人同样在事业上遇到了桎梏,却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法。职业的丛林里分出两条路,一个旅行者受到‘之光’的感召,另一个则选择“精通之路”,最后,前者靠领食物券生活,后者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,成为业界名人。

  不管你认为自己的工作怎么样,我们都需要转变思维模式,把“我的工作是我的所在吗” 这种问题放到一边,把注意力转向“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,优秀到不能被忽视”。当你开始采用工匠思维时,有吸引力的职业和真正的便随之而来。

  “刻意练习”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,指的是人们通过持续而有目标的训练,将自身能力拓展到舒适圈以外,并不断地从专业人士那里寻求反馈,借助这样的积累,最终实现卓越。

  这要求我们,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。接着,在持续努力的过程中,勇于突破自己的舒适范围;同时积极接收专业、有用、甚至是犀利的反馈,找到自己的不足,加以改善。除了勤奋之外,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耐性,要能忍受令人气馁的艰难岁月,愿意为了将来的硕果而不断耕耘。

  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终于有一天,你获得了充分的职场资本,那时你会发现,自己已经足够优秀,没有人能忽视你的存在。

  我们还是先来讲过一个故事:2000年,毕业于常春藤盟校的瑞恩,没有和同学一样去大城市的银行或咨询公司工作,而是买了一片农田,种出了各种水果和蔬菜。他把这份事业称为“红火农场”,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
  瑞恩介绍了自己成为农夫的过程,他不是追随自己的才经营农场的。而是误打误撞地从事了这个职业。

  小时候,他从父母的菜园里摘下吃不完的蔬果来卖,后来说服父母让自己接管菜园,学习了很多关于种植的技术。上高中时,瑞恩从当地农场主那里租了4万平方米的土地来做农产品。高中毕业后,他去了康奈尔大学的农业学院,读了一个果蔬园艺学的学位。

  随着技能的不断增长,瑞恩整整积累了10年的相关职场资本,最终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浓厚的热情,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拥有了自主力。

  而红火农场最吸引客人的地方,并不是日光下的劳作,或者丰收采摘的喜悦,就像慕名而来的人们说的,他们喜欢瑞恩这种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。

  其实,从瑞恩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,所谓自主力,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拥有发言权。科学研究表明,在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过程中,自主力是最值得拥有的重要特质之一。如果在工作中赋予人们更多的自主力,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、满足感和投入程度。

  首先,拥有自主力的前提,是积累足够的职场资本。就像红火农场的瑞恩是积累了10年的相关职场资本后,才投入全职的农场经营一样。如果自主力不是用职场资本换来的,就不具备可持续性。

  举个例子。一位博主厌倦了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,决定追求内心线岁时辞去了工作,打算从无到有地开创自己的博客事业,做一名生活方式设计师。

  可以说,这个人唯一有的就是他的满腔热情。然而,热情并没有多少价值。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,热情本身既不稀缺也不宝贵,因此并不能换来多少职场资本。

  很快,这个人的博客“事业”就遭遇了滑铁卢。他每周发几篇文章,讨论怎么通过写博客来为这种自主的生活方式获取经济支持,然而,他在自己的网站上没赚到一分钱。坚持了几个月后,他的文章就流露出沮丧的情绪,没多久,这个博客停止了更新。

  这个案例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,如果你没有积累足够的资本,就盲目追求自主力的话,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,手里攥着大把的自主权,钱包里却连下一顿的饭钱都没着落。

  其次,即便你已经做了足够的职场积累,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力,事情仍不简单,因为这个时候,外界开始注意到你的价值,会阻止你去获取更多自主权,这时候,你要做的是,克服障碍,维护自主力。

  露露是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,在多年的职场生涯之中,她从处于职业阶梯的初级工作开始,不断学习、打磨技术,积累到了合理的职场资本,为自己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自由。她升职、跳槽、加入创业公司、跟公司申请长期休假、直到最终成为一名软件开发方面的自由职业者。现在,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休假计划,在事业上满意地实现了自主。

  但是,几乎每次在利用自己的职场资本交换更多的自由时,露露都会遇到来自公司甚至家人朋友的各种阻力。要知道,在事业上拥有更多的自主力对员工是有利的,但对雇主可能没有什么好处。同时,当一个人要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,难免也会从身边的人那里听到反对意见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需要克服障碍,按自己的想法坚持,保护好可贵的自主力。

  最后,在让我们看看第四个规则:只有使命感,才能造就有意义的人生。而在这条规则中,我们要讲的故事的主角是哈佛大学35岁的进化生物学教授帕蒂丝·萨贝蒂。

  她带着实验室的10个研究生成立了一支排球队,她还是波士顿音乐圈里大名鼎鼎的一家乐队的成员,办公室的一角放着她的原声吉他。萨贝蒂说,自己能在这些娱乐活动上保持旺盛的精力,都源于她对工作的热爱。

  她把自己的职业建立在一个清晰而有吸引力的使命上。这项使命不仅让她的工作有了意义,而且让她在实验室之外也能充分地享受生活。

  萨贝蒂的研究项目集中在非洲,主要在尼日利亚。她的第一个重大发现是一种抗拉沙热的基因,拉沙热是非洲上最古老、最致命的疾病之一,每年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。后来,萨贝蒂又把疟疾和腺鼠疫加进了自己要对付的疾病清单里。她把这些疾病称为“古老的苦难”。而她给自己的使命,就是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对抗古老又致命的疾病。

  正是这个明确的使命,给萨贝蒂提供了方向和能量,让她在哈佛大学竞争力极强的工作环境中,没有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学者,而是热情地拥抱生活。

  为什么使命感如此重要呢?因为,使命是一个人事业上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重心,它比某种具体的工作更笼统,可以贯穿多个职位。它告诉我们,人生该如何度过?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某个目标上,使自己在所处的领域里产生最大化的影响力,而影响力是让我们热爱自己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  在前几条规则里,我们已经讲过:“追随自己的”不可取。想要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,我们必须以工匠精神来积累职场资本,然后将这些资本兑现为成就大事的那些特质,比如自主力。使命和自主力一样,也需要先积累职场资本。没有职场资本的使命,注定也是昙花一现。

  萨拉最近进退两难。她刚辞去了报社编辑的工作,读了认知科学方向的研究生。可是学生生涯才开始没多久,她便感到了气馁,因为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使命。她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兴趣,无法决定到底是做理论研究还是实用的工作,也不知道哪种工作更有意义。这让她对读研产生了动摇。

  在哪里能找到自己的那份使命呢?我们知道,在科学上,要想做出突破,首先要达到所在领域的前沿。只有这样,科学家才能发现在前沿地带延伸出来的新的创意,以及相邻的可能区间。

  和科学突破类似,好的职业使命也是一种创新,这种创新存在于我们所在工作领域的相邻可能之中。也就是说,要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某种使命,我们必须先达到前沿,只有在那儿,才能发现使命。而这一过程需要耐心,甚至是很多年的努力。

  让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看萨拉的困境:研究生学业才开始,她就因为工作缺少重心而忧心忡忡,试图早早找到一个使命,再朝那个方向努力。然而,作为一个研究生新生,她离行业前沿还很远,没有任何审视相邻可能的机会。看不到相邻可能,她就没法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吸引自己的新方向。如果萨拉花上几年时间,先在某一前景不错的细分领域成为专家,到那个时候,再将注意力转到寻找使命上去,也许困惑就会迎刃而解。

  这里说的“达到前沿”,就是在不断学习成长的工作过程中,培养行业中稀缺而宝贵的技能,积累自己的职场资本。只有获取了足够的资本,才会找到真正的使命。

  往“小处”想,是指你不要好高骛远,别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宏大而遥远,想着“改变世界”,而是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很少的几个项目。等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充裕的资本,达到了前沿地带,并且在相邻可能中找到了某一项使命时,你必须以最大的热情去追求它,也就是往“大处”去做。

  刚才我们提到的哈佛教授萨贝蒂就是这样,她多年专注于非洲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这个细分领域,这是“往小处想”。等她有了足够的研究成果,并找到自己的使命--利用计算遗传学来帮助人们对抗古老疾病,她便“往大处做”,热情地投入这项事业。

  这本书用独到的观点解开了职业成功的,正确的职业选择大多与无关,作者以丰富的实际案例告诉我们,那些从事着有吸引力的职业的人,是通过让自己在某些稀缺而宝贵的方面有所擅长,建立充分的“职场资本”,然后将其“兑现”为成就大事的特质,从而开创了成功的事业。

  追寻内心的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梦,而用工匠精神做好当下的工作,积累职场技能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兑现,才是真正实用且正确的职业路径。

  要想找到职业幸福感,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工作,而是以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对待现有的工作。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,我们才能拨云见雾,在多年持续的努力后,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:“生活真好。”

搜索